在未来,当对微小细节的关注渗入用户体验设计的每一寸土壤;当对像素级完美的追求成为设计的基本要求;当将简单便捷的设计理念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那么我们就能够帮助用户体验全新的生活。
在2016这一年,全世界笃信并热爱用户体验的的设计师与爱好者们证明了用户体验设计在设计思维中独树一帜的地位。我可以毫不惭愧地说,用户体验已经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用户体验设计的传道者,数字大神,以及交互设计师们在创意层面上都已经达到了最高水准,并力求在科技、设计以及用户愉悦体验中有所突破。
在Tobias van Schneider, Jennifer Aldrich以及Chase Buckley这些先驱者的探索与引领下,UX用户体验设计的前景正愈加明朗。在未来,当对微小细节的关注渗入用户体验设计的每一寸土壤;当对像素级完美的追求成为设计的基本要求;当将简单便捷的设计理念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那么我们就能够帮助用户体验全新的生活。
1. 故障图
“庆祝成功自然无可厚非,但学习并反思失败更加重要。” ——比尔·盖茨
在用户体验设计中,流程图(设计框架)之于用户使用流程就如同面包之于黄油,它在产品或服务的整个交互流程中,为理解用户触点提供基本的设计框架与结构。但问题出现了:这些框架与流程的设计都基于理想中的用户模型,可是如果遇上一个不理想的用户呢?
(大量产品与服务的使用方式将会随着新用户的到来而受到冲击)
直到2017年,超过半数的世界人口将会上网,而大量新用户的涌入将带来无数如老年人或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那样的数码新手,我们有责任专门为他们进行设计。如同使用流程图(设计框架),使用故障图将帮助用户体验设计师更好的理解、参与、并模拟非理想使用场景,使产品或服务的错误使用变得更加可控。
2. 微-微交互
2016年,人们在互联网上疯狂的讨论微交互——适用于基于单任务目的的交互设计,如设定闹铃、按赞某评论、点击登录按钮等。每当打开Facebook或是登录领英,我们其实都已经有意无意地参与了数十个潜藏的难以察觉的微交互。
交互应用与服务的内容正日益细分与具体——我们使用YO来打招呼,使用Vine来分享6秒的视频,使用Knock Knock来结识新朋友,在微交互的路上我们正越来越原子化,一些单独的交互行为被进一步分解成为拥有更强交互性的微小碎片。我将这些多样的、细小的、根植于微交互的交互称作微-微交互。2017年,每当我们拿出手机时,我们将会被动地使用数以千计的微-微交互。
微交互:使用蓝牙配对两个设备。
微-微交互:开启蓝牙模式。
微交互:控制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动作,比如调整音量大小。
微-微交互:向右渐进滑动以增大音量。
微交互:在领英上与某人建立联系。
微-微交互:在某个用户资料页点按“Connect”按钮。
在Knock Knock上敲击两下的微交互可以得知周围有谁在你附近——但如果只敲击一次呢(会有什么结果)?一个微交互基础上的更小的交互。
3. 天气应用的井喷
不论怎样,天气应用对我们而言都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雨天或是晴天,我们遵循其提供的天气信息,计划一整天的行程并享受其中的乐趣。过去,天气预报为了实现对气候信息变化的同步更新,它的模式基本是一成不变的,但在不久的将来,极端天气变化将会带来极端的环境,导致我们需要更具警醒功能的天气追踪应用——这一应用开发者刚刚开始注重的趋势。各类反常的天气事件——从十二级的飓风到极度的潮湿,会让用户更频繁地使用他们的智能设备以便获取最新的天气信息。
2016年是属于天气应用的一年,但对此类应用的需求只会持续飞速上涨。如同这个冬天横扫硅谷的厄尔尼诺一样,越来越多的的用户体验设计师会将他们的目光投向“气候变化”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上,并借助美观的手机应用将其过程可视化。
(从摩纳哥到开罗,美观的天气应用将会为用户提供第二天恶劣天气情况的可视化信息。)
4. 电子宠物风潮
赛博朋克之父(赛博朋克是科幻小说的一个分支,以计算机或信息技术为主题)威廉·吉普森在谈到娇贵的机械表时,借用了电子宠物魅力之处的描述:
“他们是种异常必要的无谓存在,他们因为需要被呵护而带给人恰到好处的慰藉。”
随着产品的产业化、自发化、自动化和同质化程度的加深,我们开始感觉到一些用户的抗拒。许多用户体验社区开始留意到大家对早期机械表时代的呼唤——一个即使牺牲一定的功能与精度也要让产品保有个性并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这些倡导用户至上的设计师们,有责任听取他们的意见。
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师别出心裁地在自己的作品中借鉴了电子宠物哲学,通过赋予产品一种陈旧、残缺、脆弱的特质来雕琢他们的个性与魅力。推特和亚马逊就是这种实践的成功案例。他们各自的服务都回溯到一种更简约的时代,他们的产品不见得完美,却为用户提供舒适与愉悦的的体验,事实证明用户确实受用。到2017年或者更早,用户体验设计师们会将电子宠物哲学应用到他们作品的方方面面,给未来的产品带来更多人性化体验。
5. 触感催眠
触觉反馈是指触摸技术在用户界面中的使用,比如每个按键都能提供触觉反馈的虚拟键盘。随着高端移动设备的普及,触觉技术也发展得愈加成熟。得益于电活性聚合物致动器(EAPS)(一类能够在电场作用下,改变其形状或大小的聚合物材料。这类材料常见应用在执行器和传感器上。——编者注)成本的降低,触觉技术在未来两年有望变得更为先进。
这些进步使交互技术人员得以通过开发细微的触觉提示来改变用户行为,这些方法非常新奇又令人激动。比如当用户在某个产品展示页面犹豫不决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微脉冲和振动的顺序给用户定向到一个“立即购买”按钮,或创造一种愉快感让用户不愿离开界面。
交互设计师把修改用户行为的比作微催眠的一种形式,这个新的触觉界面元素被称为Hapnotic反馈(触觉+催眠= Hapnotic)形式。尽管Hapnotic反馈背后的的心理学研究还处仅处于设想阶段,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随着设计人员对其非凡的潜力的开发,这项技术一定会引起关注。
(在迪斯尼,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算法,它可以把虚拟界面上的信息转换成动态触感体验)
6. 去线性
用户体验设计师们每年都会推出新的可用性标准——2016年则恰巧是简约。但更简约并不能与更高的可用性划等号。不论怎样,2016年成为了应用程序和服务的简化年——导航菜单被收起,交互被划分成一步步的流程,用户被限制在固定的线性的交互轨迹上,依照固定顺序进行交互。
尽管有着良好的执行性,Uber仍是制约用户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设置搭乘地点
预计到达时间
付费
评分
Instacart(一小时快速送货上门的杂货电商——编者注)则是另一个线性设计的例子:
选择商店
选择商品
购买商品
评价物流
用户可能现在还享受这些被过分简化的系统,但借用Ian Fenn——UX传道者的话来说:
“差劲的设计团队提供用户要求的UX。伟大的设计团队提供用户需要的UX。”
我们已经看到了用户对这些线性体验的抗拒——用户不愿意像牛一样被从这个页面赶到下个页面。给予用户最大程度上的帮助,才是未来我们这些用户至上的倡导者必须做到的。到2017年,我们将通过去线性设计来体现和推崇用户的理解力;用户将被赋予更多的选择权,在整个过程中被赋予更多的决策权,拥有更多不同的方式来完成每一个交互体验。
上一页1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后门、不妥请联系本站删除!
更新日志
- 小骆驼-《草原狼2(蓝光CD)》[原抓WAV+CUE]
- 群星《欢迎来到我身边 电影原声专辑》[320K/MP3][105.02MB]
- 群星《欢迎来到我身边 电影原声专辑》[FLAC/分轨][480.9MB]
- 雷婷《梦里蓝天HQⅡ》 2023头版限量编号低速原抓[WAV+CUE][463M]
- 群星《2024好听新歌42》AI调整音效【WAV分轨】
- 王思雨-《思念陪着鸿雁飞》WAV
- 王思雨《喜马拉雅HQ》头版限量编号[WAV+CUE]
- 李健《无时无刻》[WAV+CUE][590M]
- 陈奕迅《酝酿》[WAV分轨][502M]
- 卓依婷《化蝶》2CD[WAV+CUE][1.1G]
- 群星《吉他王(黑胶CD)》[WAV+CUE]
- 齐秦《穿乐(穿越)》[WAV+CUE]
- 发烧珍品《数位CD音响测试-动向效果(九)》【WAV+CUE】
- 邝美云《邝美云精装歌集》[DSF][1.6G]
- 吕方《爱一回伤一回》[WAV+CUE][454M]